首頁 >> 甘露教言 > 正文
怙主果碩仁波切於唐卡暨沙壇城展對工作人員的開示

使用閱讀模式


我們都在修行,而且都是以出離心為內容來做修持,因此對此生的生老病死等應觀察得很透徹。在此生,無論有多圓滿,我們也應認識到其不具實益,我們不僅應看淡此生,也需看淡整個輪迴。整體修行的目的就應建立在如此的觀念之上。
 
從我們發心及起心動念的角度來說,在我們個人實修的同時,我們也需勸發他人成為佛教徒,勸他人善加修行。因此從發心來講,從利益自他的角度來講,我們都應是廣大的發心。
 
我們之前也有提到過,就整體佛法而言,可分為大乘及小乘,大小乘的教法就是我們整體的佛法。如是的佛法,以緣起見為見地,以無害行為行持。因此,佛法的修持內容大致可分為緣起見及無害行。所謂無傷害,也並非僅僅是不去傷害其他有情,不光是這一個,我們的起心動念更需建立在慈悲心之上,應思維其他有情欲求離苦,同時也欲求得到安樂,獲得幸福。這是我們對眾生的一種慈悲心,以這種慈悲心為基礎,我們從行為上要不去傷害有情眾生。
 
由此可知,我們做為佛教徒,尤其是做為大乘佛教徒,我們的見地就應該建立在緣起見上,我們的行為要建立在無傷害的行為上。
 
特別來說,我們做為大乘佛教徒,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應以利益他人做為重點,所有的出發點及從事的事情都應利益他人,這是我們最最核心的動機。
 
 
以唐卡來說,我們在展覽唐卡時並不是展覽唐卡的藝術,也並非展覽唐卡是老的或是新的。
 
唐卡裡面有各種內容,我們展覽唐卡的同時,其實是要把唐卡所要表達的內容展顯出來。譬如佛的一生,用唐卡的方式把它畫了出來,我們看到唐卡之後就可以了解佛的一生是怎樣的,佛的歷史是怎樣的。因此,這雖然是一個藝術,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。這是因為經由唐卡的藝術形式,唐卡需要表達的內容可以得以傳達,讓看到的人,欣賞的人可以學到東西,這是我們真正的目的。因此在唐卡的背后,有各種的涵義,這是我們需要去知道的。
 
從佛的一生來看,佛當年是一位王子,佛有王妃,有他的家眷,但是佛從這個家庭出來了,他出家了。關於他出家的緣由,我們也看到了故事裡說,他觀察到生老病死,他所看到的生老病死就是我們人生的寫照,我們的人生以本質來講,一樣也是生老病死。因此這一生,不管是多麼的圓滿,也都會變得不具實益,眷屬、受用、財富等等最終還是無意義的,主要是在傳達這樣的一種理念。因此,佛從自己的家中出離,佛是在告訴我們很多道理。佛出了家之後,對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、三摩地及真實義空性都做了修行,這是六年的苦修。六年苦修之後,佛成就了正等覺果位,成為了正等覺的佛,這是傳達了成就究竟果位的道理。
 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如果佛成為世間的國王,那究竟的目的是無法達成的,因此需要實修佛法。這也是在告訴我們,欲求真正的究竟安樂,唯有如佛所行的這般道路才可以達到目的。
 
此外,譬如看到菩薩的唐卡,我們就可以介紹這是某位菩薩,那就會想到,這位菩薩是怎麼來的,這是可以解釋的。菩薩他降伏了愛我執與我執,無始以來,讓我們輪迴,讓我們的痛苦的是這個愛我執。因此,菩薩主修的就是愛他、利他心、自輕他重,這就是菩薩的主修。經由菩提心的修行,最后他成為了菩薩。因此,如果是一幅菩薩的唐卡,經由這幅唐卡,可以把菩提心的內容講出來。在這里,其實有很多的教法可說,而且從勸發一個人入門成為佛教徒來講,有很多因緣及方便都可以將這些用上。當然,我們並不只是僅在我們的嘴巴上說一說,我們把這些故事說給其他人聽,我們更應該把這些故事說給自己聽。
 
我們剛剛所提到佛教就行為的部分而言,是無害行。慈悲心的修行,作為佛教徒來講,這就是我們的主修,尤其作為大乘佛教徒來講,慈悲心的修行是必不可少的,因此要去修持慈悲心。
 
講說佛法並非是要我們講故事,我們講佛法的這些歷史故事本身並不是佛法的重點,同樣,我們聽的重點也不是這些故事本身,我們主要還是經由故事及歷史去降伏內心,這才是重點,因此千萬不能聽一聽就算了。
 
類似這樣的開示,上師也講了很多次,包括我們剛剛所提到的,不止一次了。千萬不能當作是在說故事,我們應該將此實修,要去實踐他,這個一定要這樣子去理解,上師在這邊做開示完全不是在講故事。
 
如果某人聽佛法,聽了很多次,聽久了,變得麻木了,這樣子的人是沒有辦法救的。有一個比喻,說業障再深的人,如果給他說佛法還是有救的,但是聽佛法無數次且已經變得麻木的人,是沒得救了。
 
這個比喻是在說某人的心態是聽故事的心態,他每次都在聽而且會再聽到,但是他並沒有把這些內容放在自身上面去修,因此再聽也是沒有效果的。這是因為聽聞佛法時,聽聞者的心態所引起的,每次傳法他都會覺得這也聽過了,那也聽過了,但是聽是聽過了,不過他沒有去實踐這個內容。
 
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,這類人的聽法動機也是有暇疵的,他在發心的時候多少也出了問題。所謂的問題是指,他聽完這個故事之後,他會想今天有沒有新的故事呢,他的心態會變成這樣。因此,如果是開示,他會想今天有沒有一些很特別的,有沒有新鮮的,就這個話題來講是不是新的,他都會往這個方向去想。因此,在還沒有說法之前,這個動機已經是這樣的動機,他都會在期盼一個新的故事,往這個方向發展,然後常常就會忽略故事本身的內容。
 
如果他是善于聽聞的人,那他就是一個謙虛的人,自在的人,謙虛自在對於聽法來講,已經是一個正確的徵兆了。如果他是專修的人,修的徵兆就是煩惱的減少,不管是否證悟空性,真實義有沒有通達,只要煩惱減少了,作為修來講,就是有了徵兆。
 
因此,如果是善於聽法的人,那這個人跟任何人都可以相處,不會出現同這個人相處不來,同那個人相處不來的狀況,不會是這樣的人。聽法圓滿的人跟任何人都可以相處得好,是一個善良的人。
 
我們是大乘佛教徒,我們修心的核心就是菩提心,菩提心的核心就是賢善心。具有賢善心的人就是善良的人,賢善心與善良的人是可以劃上等號的。因此,一個原本固執蠻橫的人,經過培養,變成是一個善良的人,好的人,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的人,可以相處的一個人,這個就是所謂的賢善。
 
在藏地會說,如果有一顆樹被認為是好的樹木,就算它沒有長得很好看,也沒有開很多花,沒有很多的顏色,但是這顆樹是用來做藥的,用其可以入藥,那這樣的樹木的本質就是好的。或者說就像黃金也是這樣子,在它出土的時候,沒有任何形狀,有可能就是礦石那樣的一團,但是就它的質地是好的,因此有它揮發功用的地方。同樣,做為我們人來講,不需要很多的學問,也不需要一些證照證書等等,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多,最主要的是,不管是長得怎樣,不管他有沒有地位,有沒有讀過書,這些都是其次的,最主要來講,就是需要做一個好人,這樣子的好人,就是最好的功德。就像黃金一樣,雖然沒有做成各種的形狀,沒有做成各種的飾品,不過只要質地好,那就是最有用的。相反的就是,如果說他本質是壞的,不是善良的,那具有各種的學問,有各種的證書,反倒帶來危險的可能會更高。
 
因此,無論我們是說法還是聽法,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我們要做好人,一旦變成一個好人之後,不光自己是幸福的,我們周邊的其他人一樣也會幸福,我們的朋友也是幸福的,然後我們可以帶領整個社區都變成是幸福的。
 
我們有時候會說,我們去某一些地方旅遊玩得很開心,過得很好,我們都會這樣說,那表示我們是好人,因為我們做得是好人,我們出去之後發生的事情都是好的事情,我們本身的善良影響了我們的周邊,因此看到的事情是好的事情,我們相處的人也都變成了好人,這就是他的一種力量,他的一種影響力,如果有這樣好的人在,那整個社區,那整個社會,都會是很和平的,都會是很善良,這是很有價值的。
 
就佛法來講,佛法的根本也是這一點。對于世俗來講,對於世間凡夫來講,善良是很重要的,比如這一生,我們都要面對它、度過它,對于這一生最有價值的,還是這種善良。如果這一生非常賢善地度過,對於來生我們就沒有任何可顧慮的了,此生的賢善可以決定來生是好的。如果這一生並非賢善,那我們祈求來生很好,是沒有因,沒有基礎的,僅僅依靠發願,而這一生做很多不善的事情,之後發願來生能夠很好,這是不那麼正常的。
 
 
我們都會說,我們的同學很重要,因為是我的校友,我的同班同學,我們就會看重他。同樣的道理,我們都是佛教徒,我們都是同一個佛的弟子,我們都在佛的這個家庭裡面,因此彼此要善待。我們在這個團體裡面,很善良地走完這一生,這是最最重要的。
 
總而言之,我們要聽法,我們所聽的法要去實修,這很重要,而實修的核心就是我們就是要做一個善良的人。
 
剛剛提到的這一點,確確實實是很重要,這種重要性對我們的這一生來說真的是至關緊要的,對自己很重要,對其他人來講也很重要。我們做為佛教徒,這也是最最重要的一個價值,我們將來要弘法利生,對這件事情來講,對佛法事業的推動來講,這個價值是最最重要的,對于這此生來世都是重要的。
 
希望我們的弟子把剛剛所提到的這些內容放在心上,我們希望聽法,希望做一個實修的人,我們進入聽法,讓我們變成是謙虛的一個人,低調的一個人,我們也希望進入修行,讓我們變成煩惱減少的人。
 
這些年來,我們各位付出很多,對此我們一直是抱有隨喜的心,我們還需要繼續付出,我們需要付出是因為我們要建立一個良善的社會,為了重建良善的社會,我們需要很多的付出,一個好的群體對於建立一個好的社會來說是很重要,這也值得我們好好的付出。
 
我們希望建立一個目標,我們的目標是讓我們變成佛法裡面的模範,在弘揚佛法這條道上,我們可以起到領航的作用,讓我們變成這種具有代表性的,模範意義的弘法團體。
 
這也是上師的心願,謝謝大家。

 

 

轉載請註明出處,所有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以果碩普利協會網站上最新版本爲準。

上一篇  佛法實修之道(一) ——4月7日大威德金剛火供法會開示
下一篇  佛法實修之道(二)——堪千果碩仁波切六秩晉六壽誕慶祝法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