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> 甘露教言 > 正文
佛法實修之道(二)——堪千果碩仁波切六秩晉六壽誕慶祝法會

使用閱讀模式


在上次的法會中,仁波切開示了有關修心八頌的內容,今天仁波切想要繼續由修心八頌來做一些開示。
 
一般我們在開始歸依的時候,上師會為我們開示“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”所以,我們常說如法修行,那是否我們所有的修行都能夠稱為真正的法行呢?那是不一定的。要使我們的修行真正地成為法行,真正地如法修行的話,是必須是從內在去探討的。
 
譬如外在的一切頂禮、念誦、持咒,如是等等,當然這也是一種修行,但所謂真正的在法上的修行則必須是調心,一定要向內調伏我們的內心,使我們的內心不趣向煩惱,不被煩惱所控制,要使我們的心能夠趣向善法,如是才可稱為法上的修行。因此,方才所說的偈頌中的後兩句就提到“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”
 
所以,如今我們所謂在法上的修行,必須是真正清淨無誤的法行。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地於內心去修持,而僅僅只是做一些外在的頂禮、念佛、持咒,如是等等。事實上,我們在過去世得人身的時候,相信都曾經如是的修行過,但是如是的修行並不是一種真正清淨無誤的法行,因為,如果那是一種真正無誤的法行的話,我們應該已經出離輪迴了,可是如今我們為什麼還沒有能夠出離輪迴呢?我們在過去世也曾經得到人身,也曾經如是持咒念佛過,可是為什麼如今還沒有出離輪迴呢?原因就在於此,所以,如今我們不能夠再繼續自欺,不能再如同鸚鵡學舌般,只是隨口念念而已,我們一定要將所謂的修行,修入內心,這才是真正的法行。要使我們這一生的修行,成為對來世、對未來有真正產生利益的法行。這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所以我們從今起,這一生所做的任何法行,一定要成為真正對未來有實際利益的法行。
 
仁波切希望大家在內心裡面好好地真正地去思維一下,修行是真的要調心的。修行最主要的就是觀待于心,是不是這樣?認為是的請舉手。
 
最主要的就是,我們今天如果要在道上修行的話,一定要謹慎小心,我們應該去想想,我們不想要的這些遭遇是從何而來,我們想要獲得的要如何成辦。有一偈頌說“凡夫為自利,能仁為利他”,我們去思維這當中的過失及功德,祈請三寶加持我們為利他行。從這個偈頌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,我們凡夫為何一直受苦,就是因為我們一向都是只追求自我的利益,而能仁佛陀,其所做就是唯獨在成辦其他有情眾生的利益,所以佛陀能夠成道、能夠圓滿的成佛,能夠成就所有的一切證量,我們正好是相反。我們為什麼會一直受苦,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的心不調伏。
 
我們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弟子,我們應當隨佛所行而為,如果我們不是如此,而僅僅只是向佛頂禮,這樣就能成為真正的佛弟子嗎?不能,這樣子並不能成為真正的佛弟子,我們一定要如同佛陀所修所行一般去做,佛陀為我們教導了四諦的教理,我們一定要在這上面盡力的從內心上真正的去學習去修持,否則我們並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。如果我們僅僅在表面上做一些頂禮,沒有在內心中如同佛陀所作所修一般去修持的話,那真的就如同在欺騙佛一般。所以,我們一定要遵循佛陀的教言去修持,如果我們沒有遵循佛陀的教言而修持的話,就如同部屬在欺騙主管一般,只是作一些外表的動作,可是實際上不是那麼一回事,那就並非真的,而是虛假的。所以,今天我們既然是佛陀的隨行者,是佛陀的弟子,我們就不能去做這種欺矇的行為,我們一定要如同佛陀所教導的那樣去修行,才能夠稱之為是本師的弟子。
 
我們的內心為何如此的不調伏呢?我們要去觀察它的根本原由在哪裡,當我們去尋找這個根本緣由,我們可以發現原因就是我愛執,是我愛執使我們的心不調伏,是這個根本使我們的心不調伏。我愛執是一種自私自利而不惜傷害他人的心,我們一定要去認識這樣的心,要去認識我愛執是怎樣的一種心態。與我愛執相反的就是他愛執,他愛執的功德我們也應當要去認識,我們應當要去了解如何是他愛執的心,同時我們也應當具備愛惜他人的一份心。可以說,我愛執是我們所有的敵人當中最主要的一個,由我愛執可以制造出許許多多傷害其他有情的武器,例如貪嗔等等這些煩惱,這些都是從我愛執引生出來的。由於這些煩惱,現代的飛彈等等種種武器也由我愛執所“制造”出來。而貪嗔癡這些煩惱就如同可以傷害有情的飛彈一般,我們就如同奴隸一樣被我愛執所控制,所指使,因此我們的心一直無法調柔。我們要如何進一步地使我們的心能夠調伏,如何能夠脫離我愛執的這種控制呢?我們要在內心中發起慈心,悲心與菩提心,我們要具足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才能夠入佛行儀,才能夠修佛所修,行佛所行。我們這樣做,並不是說我想這樣做就立即做得到,並非如此,我們還是必須依照自己的心力然後次第而上,我們在修行中一定要表裡如一,不能只是做表面功夫。
 
傷害我們的敵眾中最主要敵人就是我愛執。如果一個敵人拿著兇器沖我們過來,要來找我們麻煩,跟我們打一架,這時我們可以立即知道這個人要來傷害我,馬上就可以認識出這是敵人,是一個要傷害我的人,這樣的話,要去避免傷害是比較容易的事。但是,我愛執他是不容易去認識的,為什麼呢?因為我愛執它從表面上看,如同我們的好友一般,笑瞇瞇地走過來,然後送給我們一些“小禮物”等等。我們從我愛執上面得到很多我們自以為是的好處,好像得到禮物一般,我們很難去認出這個我愛執是頭號敵人。它裝成如同我們的朋友一般,如同我們的親友一般,好像是要來對你好,我們就是這樣子被騙的,我們沒有真正地認出我愛執這個頭號敵人。我愛執到底是什麽呢?就是我們內心中那種以我要得到安樂為目的,以個人的私利為目的的一種心態。我愛執具有怎樣的特質呢?他就是一種心量非常狹隘,眼光非常短視的特質。同時,它所做的完全都是欺騙,完全都是為我們惹麻煩,在人際間惹起紛爭。所以,事實上我愛執並沒有辦法帶給我們任何的利益,這樣的敵人並不容易認識,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去思維,好好地去辨識,我們才能夠認識出它來。為什麼呢?因為他在外表上給我們的感覺就如同是我們的親朋好友一般。
 
我愛執的傷害不僅如此,我愛執會令社會不安寧,會讓家人、親友、夫妻之間不和睦,因為我愛執的特質就是只顧及自己的利益,只考慮自己這一方面,完全不去顧慮別人。所以,我愛執無論是從現前或是究竟的角度來講,它都是沒有利益的,都會造成各種紛擾不安。
 
他愛執的特質是具有非常寬廣的心量,眼光長遠,就是這樣一種心態,我愛執就不是這樣。如果我們能夠盡量地去淨化我們內心中的我愛執,然後盡量地去為他人著想,這樣的話,我們漸漸地就能夠淨化我們的內心。我們內心中雖然想要遠離痛苦,得到安樂,可是我愛執並沒有讓你真正達到目的,所以我們一定要去淨化我愛執。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的話,在我們這一生當中,我們盡量地為他人著想,在內心生起他愛執,他愛執一定能夠成辦現前及究竟的利益,例如在這一生當中,你在別人眼裡一定可以被稱為是善人,同時也會得到很好的名譽,如果我們總是為他人著想,很自然別人也會善待我們,無論在工作上也好,還是地位上的升遷都會很順利。
 
所以,我們雖然對佛有很大的信心,對上師有很大的信心,可是如果我們不認識佛法 ,不了解原來修行是要從內心中去修的,僅僅是有信心的話,也並無很大的利益。我們一定要真心地去修行,一定要用清淨心真正地去修行,這是很重要的。如果我們沒能去認識到佛法是內心中的修持的話,而僅僅只是做一些頂禮供養,我們的心是無法得到提升的。不僅僅無法提升,還很可能會墮落。所以,我們一定要去思維沒有在內心中去修持的過失是怎樣的,他的過失最主要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修行。所謂的調伏內心,這才是真正的修行。我們要去認識到調伏內心才是真正的修行,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關鍵所在。如果我們僅僅只具有信心,僅僅只做頂禮持咒,如果這些就是法上的修行,那我們應該早就是菩薩了,但我們現在不是。
 
所以,我們還不是菩薩這個事實,就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據,證明我們僅僅只是具有信心地去頂禮持咒,那不叫真正的修行。舉例來說,就如同沒有把種子種到土裡面去,可是卻做灌溉、施肥、除草等等這些動作,那它依然無法生出苗芽,為什麼呢?因為根本的近取因──種子,並不存在。沒有一個可以長出苗芽的種子,你做任何灌溉、施肥等等的動作,依然是長不出苗芽的。所以,如果我們希望內心中生起在道上的證量的話,對於那個因,那個種子,就要好好地修,如果缺乏這個部份,我們就無法真正地生起道上的證量。所以,如果欲求在內心中生起這種高證量的近取因種子,我們就一定要好好地去修整我們的心,好好地去調伏我們的心。
 
但是,這並不是說頂禮、供養等等這些行為無法積聚福德,並非如此。而是說,僅僅依靠頂禮、供養等等這些外在的法行,是無法在內心中生起高證量的,也無法靠頂禮供養就能夠成為菩薩的。頂禮供養依然還是可以積聚福德,但修行一定還是要靠自己。所謂“諸佛非以水洗罪,非以手除眾生苦,非移自證於餘者”,佛陀無法做到這些,如果佛陀可以辦到的話,佛陀具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大悲心,早就為我們做了。可是,如果我們內心中沒有法,我們沒有於內心修持,佛陀也沒有辦法。
 
調心如同種下種子,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去做,正如有了種子才能長出苗芽,有了調心這個部分,我們才能產生證量。我們的內心為什麼無法提升?為什麼無法進步?這是因為我們從不在內心當中思維,如果我們不思維,當然就無法產生改變,無法產生任何內心的變化。所以,我們一定要設法使我們的心能夠產生變化,這樣如何才能辦到呢?就是要數數地思維,要一再一再地去思維,這樣的思維不是僅僅做一次兩次就足夠了,若僅僅只是一天兩天的思維,就要期待它有什麼重大的改變,這是不可能的。為什麼不可能呢?因為我們內心目前的狀態,不是最近才造成的,從無始以來我們就一直這樣去串習而形成了目前如此的狀態。所以,這不是我們想要改變就能立即產生變化的,我們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地,逐日地,持續地,恒常地去思維,這樣的話,我們才能夠從內心中產生改變,才能夠真正地達到調心。
 
菩提心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,當我們發起願菩提心之後,一定要趣入菩薩行,真正地進入行菩提心這個領域。什麽叫做菩薩行呢?就是我們一定要欲求利益其他的眾生有情,去布施,去挽救其他眾生的性命,不欺騙其他的有情眾生,對待有情眾生不以惡語相待,不要用一種想要傷害對方的心態,然後去講那些惡語。同時,為人處事中都不要以傷害心去行事,一定要努力地、盡量地去做利他的善行。努力地去行利他事業是必須透過學習的。
 
我們去學習修心,則一定要在內心中發起利他的心,所以我們一定要去學習慈心與悲心,透過慈心、悲心的學習,必定能夠破除我愛執,能夠使我愛執的勢力逐漸的微弱,所以我們一定要盡量地用這樣的方式來消除我愛執。
 
我愛執是非常強勢的,它是一種充滿我慢,充滿嫉妒的心態,會使我們造作出相關的惡業。所以,一旦有了我愛執,則不需要觀待其它的理由,很自然地就會傷害到眾生。因此,我們一定要設法去阻止我愛執的作祟,相反,我們一定要盡量地去愛惜他人,盡量地去愛惜一切有情。如果我們不以慈心悲心來對待他人,而是像譬如有些人那樣從外表上看,你會認為他好像是一個大善人,可是這個人的內心中只是為了個人的名聲去做布施,為社會做一些捐獻等等,如果他的內心只是為了求得個人名聲的話,以這樣的心去做,對這個人毫無意義,為什麼呢?因為這只會使他的我愛執更為強烈,從他造作的外表上看來雖然是布施等等,好象對社會有利益,可是他所造作的依然還是我愛執的業。所以,內心的部分也很重要的,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從內心當中去發起慈心與悲心,設法地去消除我愛執。
 
我們要把我愛執看做是過失,並且將他愛執看成是功德,如果從內心中有這樣深刻的了解的話,我們就能夠從內心深處很歡喜地來學習他愛執,也會歡喜地想要去消除我愛執。當內心中產生這樣的變化後,我們在現前一定能夠得到寧靜祥和與安樂,來世也不會承受三惡道的苦,同時也能夠再度獲得更為殊勝的人天果位,乃至能夠受生到諸佛的淨土。同時,也能夠使種種地道功德的證量在我們心中生起,使我們能夠證得佛陀果位。這一切都是從他愛執而來。我們在輪迴當中承受無邊的三惡道的痛苦,在輪迴中經受的種種疾病交迫,諸如這些種種在經商上的不順利,這一切的都是從我愛執而來,所以,我們一定要從內心中好好地去學習他愛執。
 
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安樂,就應當要知道一切安樂皆是從愛他執而來,一定要設法使我們的心不朝向我愛執,使內心真正地趣入法,如果真的能這樣做的話,我們才能夠算是打開了安樂之門。
 
我們希望能夠得到安樂,應該如何去使我們的心產生改變呢?事實上,修慈心、悲心,修愛他執這些修行,你躺著可以修,坐著可以修,你在走路的時候可以修,你在吃東西喝飲料的時候可以修,在與人言談的時候也可以去修,同時,如果我們正好是在座上修的時候,更應該要修。總之,這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任何時間都可以修的一種法行,我們應該讓它充滿我們的日常生活,充滿我們在社會的種種活動當中。
 
總之,修行的根本就在我們的心,我們一定要從內心中去修,一定要去修這個心,好好地去調伏我們的心,使我們這個不調柔的心變得調柔,如是方能稱為修行。仁波切殷重地勸請大家能夠努力修行,努力精進地修行就是去善加修心。我們在獨處的時候要修心,真正在生活中面對社會層面上的人際關系互動上時,更應該修心。所以,我向各位勸請
能夠好好地如是去修(怙主仁波切合掌向在座的信眾勸請)。
 
平時我沒有很多的機會來為大家做這樣的開示,不過我做了這樣的開示之後,我們大家一定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,盡力地一再一再的自我提醒,一定要好好地去提醒自己,在未成佛之前都要持續地如是提醒自己,並非我講完,你聽過就算完事了,並非如此,一定要將我所說牢記心中,在成佛之前都要一再地提醒自己。
 
所以,我們一定是要從內心中去學,一定要去設法在我們的心中產生改變。不是僅僅說“我懂了,我懂了”就好了,並非如此,這樣是不行的。在聞思之後,一定要去好好地修。同時,遇到其他法友的時候,也可以大家互相參考一下,來到中心,也可以來討論這個部分。
 
僅僅只是把種子種到土裡,而不灌溉施肥是不行的。把一顆種子種在一片乾旱的土地上,這樣子它還是不會長出苗芽的。所以,如果我們要修持,就要對三寶做頂禮供養,祈求加持,祈求讓我們這個不調伏的心能夠調伏,要如是向三寶祈求加持。
 


 

轉載請註明出處,所有文字、圖片、視頻等以果碩普利協會網站上最新版本爲準。

上一篇  怙主果碩仁波切於唐卡暨沙壇城展對工作人員的開示
下一篇  怙主果碩仁波切2015年中秋節開示